John Rogerson 說,二十年前,英國只有 1%~2% 的家庭同時飼養兩隻以上的狗兒,但如今,則有 37% 屬於多犬家庭。他認為同時飼養兩隻以上的狗兒,90% 以上會產生攻擊性的問題,狗數越多,攻擊問題也越多,難以避免;相較之下,飼養一隻狗兒的家庭則比較沒有這方面的困擾。
當狗兒與狗兒相處的時間多於牠們與主人相處的時間,狗兒自然比較熟悉狗語,較不熟悉人語。John Rogerson 表示,如果他從收容所領養了一隻狗兒,他首先會將這隻狗兒與家中其他狗兒隔離,只讓牠接觸自己和其他人類,期間至少三個月。當然,一般飼主可能無法如此,所以他多半會建議主人,花兩倍的時間在新狗兒身上,讓牠更瞭解你的語言。
現場提問結束後,就進入下午的第一個主題,也是我個人最有興趣的——分離問題(Separation Problems)。
John Rogerson 語重心長地說,分離問題乃是導致飼主棄養的首要原因,它的症狀可能包括:吠叫(Barking)、挖掘(Digging)、狂嗥(Howling)、哀鳴(Whining)、啃咬(Chewing)、占地盤(Territorial Marking)、亂大小便(Elimination)等等。
事實上,我們一般所謂的分離焦慮,只是分離問題的其中一種類型呢。John Rogerson 這天花了很多時間一一介紹六種基於不同原因的分離問題,及其詳細症狀。
一、尋求注意力型(Attention Seeking)
飼主外出時, 這類尋求注意力的啃咬行為將更加嚴重。破壞,乃是一種後天習得行為。John Rogerson 建議飼主在幼犬階段,即給予狗兒各種不同的玩具。如果沒有時常給予新玩具,幼犬可能會去自行開發,例如:咬拖鞋。幼犬一咬拖鞋,飼主通常會趕來喝止,牠便認定咬拖鞋這種破壞行為,會讓飼主跟自己玩。如此這般,幼犬透過啃咬各種不同的東西,來測試飼主的反應,看對方是否會因此注意到自己。
注意力包括三種型式:跟我說話、看看我、摸摸我。而且,即便是不好的注意力,例如斥喝,對狗兒來說,也總比沒有注意力來得好。
渴望飼主注意力的狗兒,會啃咬各種不同物品。破壞行為發生在飼主離家後的三十分鐘內,每件物品的破壞時間則為五分鐘。飼主不在時,狗兒若出現這類吠叫、破壞,其實並非一般所謂的分離焦慮症,因為這種尋求注意力的狗兒,乃是「有自信地操控」!牠深信這麼做,主人就會回來。
二、缺乏安全感型(Insecurity)
缺乏安全感的分離問題,有時亦稱為「獨自在家症候群」(Alone At Home Syndrome)。啃咬行為只在飼主外出時發生。換言之,飼主在家就沒事,即便跟狗兒在不同房間也無所謂。
飼主外出時,如果將狗兒限制在一個範圍內,也可能安然無事。相反的,如果讓狗兒在家裡趴趴走,問題有可能更為嚴重。因為這麼一來,牠將可以逐一檢查每個房間,100% 確定飼主不在。
缺乏安全感的狗兒,其啃咬物通常是飼主的私人物品,例如:內衣褲。此外,牠也可能會在椅腳做記號。這類型分離問題的狗兒,主人在家時會比較有自信。
三、無聊型(Boredom)
無聊造成的分離問題,如果發生在工作犬身上,情況通常會比較嚴重。大腦缺乏刺激的話,狗兒可能會出現吠叫或啃咬等行為。
這類狗兒的啃咬物,通常是非私人物品,例如:紙箱、電線、地毯等單一特定物。且狗兒會持續啃咬相同的物品,例如:地毯的 A 角和 B 角。因為不是每次飼主外出都會發生,所以比較難預測問題行為何時會發生。
四、分離焦慮型(Separation Anxiety)
分離焦慮型的狗兒,多半缺乏自信。這在收容所領養的狗兒身上較為常見,因為牠曾經看過飼主離開後就不再回來。如果飼主領養狗兒的原因是可憐牠,將更容易養出有分離焦慮問題的狗兒。因為飼主極有可能過度保護狗兒,例如:二十四小時陪伴、餵食過量或過好的食物。
分離焦慮型的狗兒,通常是跟飼主同房或一起睡,情況嚴重者,甚至可能連飼主如廁都不願分開。John Rogerson 說,如果狗兒可以獨自睡覺,牠就不會有分離焦慮。
飼主離家後的十五分鐘內,分離焦慮型的狗兒會開始啃咬飼主的私人物品,有時也可能會亂大小便。換言之,如果我們可以讓狗兒在前十五分鐘內很平靜,問題便能解決。如果主人因此捨不得出門,只會讓問題更糟。此外,飼主返家後,有時狗兒仍然感受到壓力,而出現過度依賴飼主的情況。
因為過度緊張,飼主外出時,這類型的狗兒可能會喝很多水,最後因為力竭而趴著休息。所以,飼主返家後,可以觀察水碗裡的水是否異常減少,或水滴得到處都是,藉此判斷狗兒是否有分離焦慮的問題。
五、害怕型(Fear)
害怕造成的分離問題,狗兒可能出現挖掘行為。另外,例如:打雷時,有些狗兒認為是建築屋頂在作怪,所以反而會試圖逃家。這類問題不是每次都會發生,所以 John Rogerson 通常會建議飼主錄影,找出造成狗兒害怕的原因。
六、挫折型(Frustration)
挫折造成的分離問題,通常在飼主前腳一踏出家門就立刻發生,但持續時間非常短暫,狗兒發洩完就沒事了。挫折型的狗兒,可能會在飼主離去的位置(玄關),出現吠叫或啃咬的行為。
介紹完六大類型分離問題,John Rogerson 告訴現場學生,他製作過一份有十一個問題的問卷,飼主只須回答 A 或 B,就能歸納出狗兒是屬於哪一類型的分離問題。他與動物醫院合作,將該問卷以及六種不同解決方案的傳單放置在候診室,供飼主免費索取。John Rogerson 希望各醫院、動保團體使用這份問卷,找出真正原因,解決分離問題,使飼主不必丟棄狗兒。然而,這個想法後來還是宣告失敗,因為飼主即使做完問卷,找出狗兒屬於哪一類型,他們仍會去拿其他類型的解決方案傳單,從中挑選自己喜歡或容易執行的解決方案。沒有對症下藥的結果,不但問題沒有解決,反倒使人犬更加困惑。
我想,這也是許多訓練師經常感嘆的困擾吧。縱使在課堂上做了詳盡的解說,終究無法控制學生返家後的作為。吸收不良的學生,很可能專撿那些自己喜歡的、自認為對的,或容易做的去執行,成果當然不盡理想。說起來,並不是方法出了問題,而是操作者沒有確實按照說明書的指示去做而已。
言歸正傳,以下是 John Rogerson 針對六大類型分離問題所提出的解決方案:
一、尋求注意力型的解決方案
- 不要在狗兒啃咬拖鞋時有反應,給狗兒玩具,例如:一顆球,當狗兒去撿球時,就與狗兒玩。讓牠學習咬玩具,而不是拖鞋或家具。
- 將狗兒與塞了起司的骨頭放在一個房間,隔著門傾聽,當狗兒一開始啃骨頭就打開房門,把骨頭收進冰箱。一天做十次,一星期做七十次。如此一來,狗兒學習到自己一咬骨頭,飼主就會出現,便樂於啃咬骨頭,而不是拖鞋或家具。此法亦非改變行為本身,而是轉移行為對象。
(插題一下,當天聽講時,我其實對『開門,拿走骨頭』這個部分有些遲疑,畢竟狗兒除了從練習中學習到『啃骨頭,主人會回來』之外,牠也學習到『主人一出現,骨頭就會被搶走』,有可能因此出現資源保護行為(Resource Guarding)。換言之,這個方法固然可能解決飼主外出期間的啃咬問題,卻也因此產生其他新的問題。也許是由於時間不夠,John Rogerson 無法詳細說明如何安全地拿走骨頭且不產生副作用,但,我想用一個更高等級的獎勵跟狗兒交換,或許也是一個方式?只不過考量狗兒的體重,練習次數可能就無法達到一天十次這麼多了吧。) - 對出門過程進行減敏,例如:狗兒知道女主人一噴髮膠就代表要出門,女主人就每天噴十次髮膠,但不出門。
- 不要讓狗兒在家趴趴走。
二、缺乏安全感型的解決方案
- 對出門過程進行減敏。
- 飼主外出時, 將狗兒限制在屋內特定範圍,例如:臥室。留一件飼主的舊衣物給臥室內的狗兒,關上房門,在門外側放置飼主的舊衣物,並播放有主人聲音的錄音帶,例如:整理房間時的錄音。
三、無聊型的解決方案
- 飼主出門前一小時,增加狗兒身心兩方面的活動量,讓狗兒動動腦,使其疲憊。
- 在屋內的安全地點撒些飼料,讓狗兒看家時可以玩尋寶遊戲,因為牠不知道哪個是最後的飼料,就會一直努力搜尋,沒時間無聊。
- 給狗兒塞有起司的骨頭,讓牠有東西啃。
- 噴灑避忌劑,防止狗兒啃咬家具(John Rogerson 認為最佳避忌劑是威士忌)。
- 關籠,但 John Rogerson 提醒飼主,仍要讓狗兒在籠內有事情做。
四、分離焦慮型的解決方案:針對一般所謂的分離焦慮問題,John Rogerson 將其分為三個階段解決。
<第一階段>
- 飼主在家時,不要讓狗兒一直跟著自己。例如:飼主上廁所時,請關門,讓狗兒習慣在外等待。
- 對出門過程進行減敏,例如:噴髮膠十次、拿鑰匙十次等等,但沒有真的出門。
- 飼主要學會玩拼圖、數獨這類遊戲,一天玩一小時,減少對狗兒的關注。
- 如此練習一週,學習「心理上的分離」。
- 將狗兒上牽,鎖在沙發左側,飼主坐在沙發右側。飼主玩拼圖或數獨,勿理會狗兒。
- 起初每次玩五分鐘,每天練習數次。
- 慢慢增加至每次玩十五分鐘。
- 如此練習一週,學習「物理上的分離」。
- 同時,也繼續對出門過程進行減敏。
- 進入「視覺上的分離」,使用視覺屏障,例如:在飼主和狗兒之間放置屏風。
- 狗兒必須能夠聽見主人的聲音,例如:飼主正在打電話。
- 距離不必很遠,要讓狗兒聞得到飼主、聽得到飼主,但看不到也摸不到。
- 同時,也繼續對出門過程進行減敏。
- 最後,飼主真的出門。出門時,跟缺乏安全感的解決方案相同,請將狗兒限制在臥室等屋內特定範圍,在門外側放置飼主的舊衣物,並播放有主人聲音的錄音帶。
五、害怕型的解決方案
- 對狗兒感到害怕的刺激物進行減敏。
- 仿暗室環境,例如:在籠子外面罩一塊布,有時可以解決害怕造成的分離問題。
- 如果是對聲音感到害怕,也可以考慮購買狗兒的飛行專用耳罩——Mutt Muffs。
六、挫折型的解決方案
- 飼主出門時間最好不固定,讓狗兒無法預測。
- 出門前做些消耗體力的活動,例如:拾回。
- 將餵食時間調整至飼主出門前。
- 出門期間限制狗兒的活動範圍,不要讓牠靠近家門口。
- 出門前將狗兒安置在看不見飼主的地點,不要讓牠得到主人離開的視覺線索。
導致飼主棄養的首要原因是「分離問題」,次要原因則是「定點大小便」。針對定點大小便的問題,John Rogerson 也提供了一些解決方案。首先,他向現場學生說明如何重新訓練狗兒定點大便:
- 會亂大便的狗兒,多半不願意在飼主面前如廁,因此,為了配合牠們的習慣,請設置一個有隱私的排便地點。
- 在該範圍內,放置一個狗兒之前經常在上面亂大便的材質。
- 請調整狗兒的飲食內容,更換成吸收量 85% 以上的優質飲食。意即飼主餵食 100g 的食物時,狗兒的糞便應該在 15g 以下,若超過 15g,則代表吸收量不佳。排泄物減少,代表排泄物的品質提升。
- 請調整狗兒的飲食份量,寵物飼料製造商的建議餵食量,多半大於狗兒平均一日所需。John Rogerson 也感慨地說,對於已結紮的狗兒,醫生通常會建議飼主增加運動量或減少餵食量,然而,飼主往往選擇少餵,卻不願帶牠們去運動。
- 請記錄狗兒的餵食時間,唯有餵食時間固定,排便時間才能固定。同時,也請記錄排便時間,一隻健康的成犬,一天排便約二~三次,以二次為最佳,超過三次,則可能有健康問題。如果狗兒的排便時間剛好都是主人不在家的時段,無法進行訓練,可以透過改變餵食時間,將狗兒的排便時間調整至主人在家時。
- 排便時間前一個小時,請將狗兒限制在牠不會排便的材質上,例如:沙發,或是上牽繩,讓牠不能隨意走動。
- 到了狗兒預定的排便時間,請帶牠到設置好的排便地點。在牠之前喜愛亂大便的材質上,抹一點糞便的味道,並在該材質的四周,以圓周方式放置小塊的零物,讓狗兒獨自待在該數十分鐘。狗兒繞圈吃零食的動作,將有助牠產生如廁欲望。狗兒順利排便後,可以讓牠自由活動,直到下次排便前的一小時。
- 請徹底清潔屋內狗兒亂大便的地方。John Rogerson 建議飼主不要浪費錢去購買專用去味劑,最好使用家裡慣用的洗衣精,加水稀釋,每週噴灑在狗兒亂大便的地方。狗兒聞出那是家裡熟悉的味道,自然就不會想去大便,也不會想去蓋尿占地盤。
- 以上述方式訓練四週之後,可慢慢將狗兒亂大便的如廁材質,變更為飼主想使用的如廁材質。
John Rogerson 提醒現場學生,無論如何,應該先帶狗兒去做健康檢查,確認牠的身體狀況。如果是分離問題導致狗兒短時間內大量飲水,可能需要調整牠的飲水量,例如:將水碗拿去冷凍,避免牠一次喝太多水,又或者可以使用冰塊。如果單純是定點小便失敗,則可以參考前述方法,重新訓練。
至於做記號行為,John Rogerson 解釋可能是為了吸引異性或警告入侵者。公狗可以聞出六英哩(約九點六公里)以外的發情母狗,並開始做記號。如果是為了吸引異性的做記號行為,結紮後四十八小時內可以解決。如果是警告入侵者,則需要提升狗兒的安全感,例如:關閉狗門,避免讓牠自由進出院子。因為這類有分離問題,不喜歡獨自看家的狗兒,會害怕外人入侵,讓牠自由進出反而會降低牠的安全感。
另外,John Rogerson 也提供一個防止狗兒做記號的小祕方——飼主出門前,請用一塊抹過狗兒肛門腺氣味的布,抹一下那些牠喜歡做記號的地方。牠在那些地方聞到自己的味道,就不會再重複做記號了。如果是貓咪,則可以拿磨擦過牠臉頰的布,去抹那些不希望牠噴尿(Spraying)的地方。
下午第二個主題——害怕與恐慌,由於時間所剩不多,John Rogerson 說得比較快,以下僅就我比較有印象的部分進行記錄囉。
John Rogerson 首先解釋害怕(Fear)和恐慌(Phobia)的不同。害怕,有助提高學習能力。害怕反應,是狗兒經過計算下的行動,藉以迴避和制止讓牠感到害怕的事物,有助化解自身危機。另一方面,恐慌反應,則是一個非理性且未經計算的行動,有時可能讓狗兒陷入更危險的情境。
當狗兒感受到壓力,牠可能出現的症狀包括:喘噓噓(Panting)、舔唇(Lip Licking)、打哈欠(Yawning)、搔抓(Scratching),又或者不停重複任何正常的行為。那麼,我們要如何分辨,該行為是否基於壓力呢?John Rogerson 表示,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移除壓力源,觀察狗兒的行為是否停止。
John Rogerson 特別強調,千萬不可試圖阻止狗兒的行為,那只會讓牠壓力更大而已。我們可以透過替代行為(Displacement Behaviours),分散牠的注意力,例如:對於第一次到教室上課的狗兒,在牠腿上綁一條繃帶,讓牠忙於拆解,將有助減輕壓力。如果要幫助狗兒真正克服壓力,John Rogerson 則建議運用習慣化(Habituation)或減敏(Desensitisation)。習慣化是持續刺激至狗兒無反應為止,適用於較輕微的害怕問題。減敏則是先給予極小的刺激曝露,狗兒習慣之後,再逐步增強,適用於中等程度的害怕問題。相關訓練實例,請參考前篇筆記《小動物行為問題與處理②》。
在沒有明顯動機的情況下,不停重複任何正常行為者,稱為刻板行為(Stereotypic Behaviour)。刻板行為有時具有傳染力,狗兒可能被其他有壓力的狗兒傳染,習得該行為。至於要如何分辨該行為是否為刻板行為,John Rogerson 說端看行為能否被中止,例如:拍手。能夠被中止者,就可以透過環境豐富化(Environmental Enrichment)來解決;然而,如果刻板行為無法被中止,就可能是強迫症(Obsessive-compulsive Behaviours, OCD),需要藥物治療。
順道一提,有些刻板行為可能跟品種有關,例如:
- 德國狼犬的追逐尾巴(Tail Chasing)
- 杜賓犬的吸吮側身(Flank Sucking)
- 英國鬥牛梗的旋轉(Spinning)
- 比利時瑪利諾狼犬的自殘(Self-mutilation)
- 喜樂蒂牧羊犬的吠叫(Barking)
針對狗兒在獸醫院候診室及訓練教室的壓力,John Rogerson 也分別提供五個減壓法:
一、如何減輕狗兒在獸醫院候診室的壓力
- 在幼犬需要醫療服務之前,就開始帶牠造訪獸醫院。
- 讓狗兒坐在汽車內等,不要讓牠待在候診室。
- 讓狗兒做些替代行為,例如:在牠腿上綁一條繃帶,讓牠忙於拆解,分散注意力。
- 讓飼主做些替代行為,例如:請飼主填寫表格,免得他一直注意狗兒,導致狗兒更緊張。
- 由與狗兒關係較不親密的家庭成員帶牠就醫。
- 給狗兒多一點的空間。
- 使用較為柔和的燈光。
- 降低室內噪音和回聲。
- 讓狗兒和飼主做些替代行為。
- 進行以獎勵為主的友善訓練。
洪水法的主張是,由於腎上腺素和害怕反應有時間限制,理論上狗兒最終勢必會冷靜下來,瞭解其實沒什麼好怕的。話雖如此,在執行過程中,狗兒有可能因此心臟病發作!操作不夠嚴謹周全,也可能使得問題更糟!此外,被迫一直看著狗兒受苦,對飼主來說也是一種折磨。所以,John Rogerson 再三強調,洪水法絕對是下下策,除非找不到其他任何方法,否則他不會使用。
老實說,觀看這段洪水法的示範片時,我也是極不舒服的,如果訓練必須做到這樣相互折磨,我寧可選擇不養狗兒,讓彼此都好過啊。相較之下,另一段運用反制約來幫助狗兒克服害怕雨傘的示範片,就顯得友善合理多了。
反制約的影片中,寶貝狗協會成員先將收好的雨傘放置地上,在四周撒些食物,鼓勵狗兒靠近。狗兒習慣之後,成員改將雨傘握在手中,並繼續撒食物,鼓勵狗兒靠近。狗兒習慣之後,下一步則是打開雨傘,進行食物獎勵。最後階段,則由成員拿著打開的雨傘走來走去,同時進行食物獎勵。如此這般,透過食物獎勵,改變狗兒對雨傘的反應。
至於藥物治療,則必須由獸醫師執行。John Rogerson 說,因為藥物必須在狗兒害怕前投予,所以,害怕問題必須是可以預測的,例如:打雷,飼主可以事前查詢天氣預報。而對於這類聲音恐慌症,目前唯一通過認證的藥物是 Selgian。藥物治療可以幫助狗兒學習,藥廠也建議服用藥物的狗兒,最好同時配合行為治療。而除了藥物,安定背心(Thundershirt)有時也是一個不錯的輔助工具。
針對許多狗兒害怕的打雷,John Rogerson 也介紹他的五階段減敏法:
<第一階段>
- 不斷重複播放有打雷聲的錄音帶,雷聲頻率固定在每十秒鐘一次。
- 音量保持最小刺激程度,即狗兒有反應,但不至於害怕逃跑。
- 因為刺激非常小,狗兒大約一天後就可習慣,對該聲量不再有反應。
- 第二天,再稍微調高音量至狗兒出現反應,但不至於害怕逃跑的最小刺激程度。如此這般,不斷重複上述步驟,逐步增強錄音帶的音量。
- 請由狗兒的反應來決定音量大小,而不是人。
- 將音箱放置在比狗兒高的位置,例如:天花板的空間。
- 音量請稍微調低一些,因為現在狗兒找不到出聲來源,錄音帶的打雷聲將顯得更逼真。
- 每天逐步調高一些音量。
- 將錄音帶的打雷聲換成非固定頻率,間隔時間從五秒到十五分鐘不等。
- 一開始請稍微調低音量。
- 每天逐步調高一些音量。
- 本階段不使用錄音帶,沒有聲音刺激。
- 調暗室內燈光,模擬雨天的陰暗情境。
- 加入白閃燈(White Strobe Light),模擬閃電。最初閃爍頻率採固定間隔,兩、三天之後,改為隨機閃爍。
- 單獨使用負離子空氣清淨機,例如:Mountain Breeze Air Ioniser,改變空氣中的味道。
- 同時使用負離子空氣清淨機和雷聲錄音帶。
- 停用錄音帶,改為同時使用負離子空氣清淨機和白閃燈。
- 最後,將所有元素組合起來,同時使用負離子空氣清淨機、錄音帶和白閃燈。
- 請提供狗兒可以躲避的仿暗室環境,例如:在籠子外面罩一塊布。
- 地板裝設靜電接地。
以上,就是三月十七日下午場的「犬的分離性焦慮、害怕與恐慌」,John Rogerson 的「小動物行為問題與處理」台大講座筆記至此終於完結囉(撒小花),最後,希望大家都能擁有幸福美滿的人犬生活唷~~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延伸閱讀:
小動物行為問題與處理①
小動物行為問題與處理②
謝謝板鼻麻的認真整理~收穫良多~大感謝
回覆刪除